2024年6月8日是第十九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文物?傳承文明”。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多年來圍繞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手段,以勘察設計、檢測鑒定等服務,賦能老建筑保護和新生,助力城市更新和文化傳承。
助力建筑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利用
歷史建筑普查建檔系統(tǒng)服務
為貫徹河北省《關于規(guī)范歷史建筑測繪建檔成果要求的通知》,保定市從2020年起啟動了對四批歷史建筑的測繪建檔工作。2020年以來,上海建科院分階段開展了保定市所有歷史建筑(第一、二、三、四批共計258處)的普查、測繪建檔、數字運維、掛牌宣傳等服務。
上海建科院采用三維激光掃描、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融合空中和地面拍攝的影像照片與點云數據,制作建筑外立面及屋面數字實景模型,真實還原歷史建筑本貌,為歷史建筑數字化保護、活化利用提供原始數據。每處歷史建筑建立檔案、繪制圖紙、拍攝宣傳視頻,并制作宣傳二維碼,印制于歷史建筑銘牌之上,形成了“一棟一冊一檔案,一牌一碼一影片”的系列成果,展示歷史建筑的文化內涵。
同時,上線保定歷史建筑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整合歷史建筑信息資源,提供歷史建筑檔案信息展示維護、管理信息臺賬錄入、日常管理巡查記錄填報等功能,以數字科技賦能等歷史建筑管理,為保護修繕歷史建筑、提升保定歷史街區(qū)風貌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助力建立了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展示體系。
助力建筑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利用
歷史建筑普查建檔系統(tǒng)服務
為落實《上海市建筑師負責制擴大試點實施辦法(試行)》(滬建建管聯[2022]727號)、《上海市建筑師負責制工作指引(試行)》(滬建建管[2023]421號)及《關于優(yōu)秀歷史建筑修繕(裝修改造)試點建筑師負責制的指導意見》(滬建房管聯[2024]87號)文件要求,上海建科院開展了建筑師負責制的初步探索與實踐。建筑師負責制能在全生命周期為優(yōu)秀歷史建筑修繕提供更有力的專業(yè)保障和管理體系,促進優(yōu)秀歷史建筑得到更好的保護和修復。
黃浦區(qū)重慶南路139號2號樓優(yōu)秀歷史建筑外立面修繕工程是黃浦區(qū)房管局房修平臺2024年首個建筑師負責制試點的報建項目,也是上海建科院以建筑師負責制在歷史保護建筑更新中的生動實踐。房屋建于20世紀10年代,為上海市第四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現為政協(xié)上海市黃浦區(qū)委員會辦公場所。
在注重價值保護和原貌修復原則下,上海建科院綜合考慮技術可行性、材料適配性、環(huán)境友好性和經濟性的修繕設計方案,通過區(qū)域規(guī)劃分析、保護價值調研、建筑現狀查勘與檢測、修繕設計方案編制、項目報建協(xié)助配合、采購施工技術管理以及項目后評估等全過程技術管理,充分發(fā)揮責任建筑師團隊在強化設計賦能、破解技術瓶頸中的主導作用,以建筑師負責制模式確保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質量和品質落地,助力城市高質量、高品質發(fā)展。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建筑與基礎設施全生命期科技系統(tǒng)服務,保障城市建設運行質量安全,提升城市綠色健康、節(jié)能智慧品質,是首批獲得“上海品牌”建設工程咨詢企業(yè),中國綠色建筑影響力10強設計咨詢企業(yè)。上海建科院為歷史建筑和歷保建筑提供勘察、設計、檢測、鑒定等系統(tǒng)服務,科技賦能老建筑保護和新生,助力城市更新和文化傳承。

[徐匯本部] 上海市宛平南路75號

[莘莊園區(qū)]上海市申旺路519號

[金山園區(qū)]上海市金流路892號
